
课题管理制度
一、管理网络
学校的课题工作,由分管副校长主管,教科室具体负责。
二、管理目标
通过管理,使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在课题申报、中期管理、研讨交流、论文评审、成果推广等方面更为规范,更有利于促进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提高,有利于学校的发展,有利于教师的成长。
三、管理内容与要求
1.理论学习制度
(1)为保证课题研究的科学性,研究要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。各课题组或个人,都要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,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,指导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。
(2)学习以个人自学为主,集体学习为辅,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。做好摘记,联系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写一点体会,注意理论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,以理论指导实践。
(3)学校行政干部、党员、骨干教师要先学一步,多学一点,为大家做表率。
(4)教科室要为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创造条件。采用走出去、请进来的方式,聘请专家来校做讲座,送教师外出学习、组织教师交流等。与图书室加强联系,为教师们的研究创造条件,及时为教师的学习和研究提供相关的资料。
2.课题的申报评审
(1)教科室及时发布市、区各级课题的申报消息,并组织力量做好课题的立项、论证等工作。
(2)每年初,学校组织各学科教师进行课题申报。课题的研究可以个人进行,也可以合作。课题的研究周期一般以两年为宜,研究的内容贴近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,做到小而实,同时要服务于学校的各重点课题。
(3)对教师申报的课题,学校教科室组织学术委员会进行评审,根据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,确定课题的级别。
3.课题的中后期管理
(1)在课题研究过程中,要保证研讨活动的正常进行。学校重点课题的研讨活动由校长室和教科室组织进行。其他各类课题的研讨活动一般以教研组、学科组为单位进行,由教研组长具体负责,教科室和教务处负责管理。学校领导按分工要求,深入课题组,了解情况,参与研究,及时反馈,加强指导。
(2)教科室对各类课题要做好中期管理,对有困难的研究者进行具体指导。对研究进展比较顺利,取得较好中期成果的,组织进行展示,通过上展示课、书面交流、口头发言等形式开展中期汇报。
(3)做好研究资料的积累归档工作。教科室负责学校重点课题的资料管理,其余各级课题的相关资料都由课题负责人或研究者负责管理。研究者在研究中也要做好相关理论资料的积累,以便成果推广时运用。
(4)每学年学校组织一次教育科研研讨会,研讨会的形式通过上课展示、专家报告、交流讨论、专家评述等多种形式进行。
4.课题成果的评选
(1)学校每年开展校级教育科研成果评比活动,聘请专家对各项成果进行评选。
(2)对优秀成果给予一定的奖励。鼓励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,并努力提高研究的质量。
5.课题的研究经费管理
(1)学校对校级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给予一定的研究经费,作为课题立项、中期检查、成果奖励的经费和论文、论著的发表奖励。
(2)对市、区级课题的经费专款专用,同时,学校对课题研究经费的不足部分给予资助。
6.课题成果的推广
(1)对优秀的具有推广价值的课题成果,学校大力推广。
(2)教科室将具有推广价值的成果向校外辐射,将优秀论文向有关的杂志、刊物推荐。